民政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3.1億、占比22%,預計2025年將破3.2億,2035年超4億、老齡化率超30%。
數字變遷背后是消費市場的一場深刻變革。“銀發經濟”浪潮下,家居作為民生產業的重要一環,相關產業的適老化轉型已提上議程,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摸索適老產品從“能用”到“好用”的升級路徑。
國標陸續出臺,
為適老設計繪制“導航圖”
家居行業是民生產業,適老化發展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近期,《適老家具 設計指南》《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指南》兩項國標相繼發布或實施,為適老家居產品設計提供全面規范。
今年8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批準發布《適老家具 設計指南》國家標準,將于2026年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立足老年人的實際需求與生理心理特點,側重于家具產品具體設計細節的規范,從適老家具的外觀材料、智能化、功能配置維度方面提出細化設計要求;
9月1日起,《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指南》(GB/T 45272—2025)國家標準也已正式實施。該標準涵蓋了家用電器、五金、照明、廚衛、日用輔助產品等多類型家居產品,圍繞老年人用家居產品的安全性、易用性、舒適性和智能化,對家居產品適老化設計提出指導方向。
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讓企業生產有了權威依據,市場評價同樣有了統一準繩,從根本上推動產品向“精細化”演進,為市場輸送更多真正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高品質家居產品。
市場需求崛起下,
適老化家居發展現狀如何?
從功能角度出發,適老家具產品通常包括四類:
助動輔具類(如助起沙發、電動護理床等);安全防護類(如帶有安全護欄的床、防滑設計的餐桌椅等);智能健康類(如帶感應夜燈和緊急呼叫功能的床頭柜、支持語音控制的智能沙發等);空間適改類(如墻體預埋扶手系統、安全護欄等)。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會長秦占學曾介紹,目前家居行業賣得最好的適老產品,是衛生間扶手。這類產品價格不高、安裝簡單,卻能立竿見影地解決老年人如廁洗澡中最突出的安全問題,屬于典型的“必需品”。與之類似的還有輪椅、助行器等。隨著一代又一代消費者的變化,適老產品的需求自然也在迭代。
從市場潛力來看,目前我國適老化家居產品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生態呈現多元化且快速發展的特征,典型的有以下幾類:
傳統家具企業:像北京金隅天壇家具等依托原有設計與生產基礎,設立專門的適老產品事業部,開發系列化產品。
裝修公司延伸:基于家居環境改造經驗,將案例反饋應用于家具設計,提升對老年人的適配性。包括今朝裝飾提出“適老化裝修”理念,將家具與整體裝修方案結合,提供一站式服務。梵客家居也在其整裝方案中融入適老化設計。
智能技術企業跨界:依托智能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化功能(如心率/呼吸監測、智能助起等)被應用,推出了適老型智能沙發、智能床等產品。
更多具備豐富家裝領域經驗的企業,將設老化設計與生活空間進行高度融合。另一方面,在不陷入功能冗余問題的前提下,正如中國家具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屠祺所提倡的:
家居企業可以與智能軟件、硬件、健康醫療、新材料,這些領域的企業開展跨界的合作,從單一的產品轉變為具有健康管理、安全監護、生活輔助這些功能的綜合性產品,共同構建高質量的適老家居體系。
目前,適老化家居的C端零售市場仍處于必經的培育階段。更早以前,一些綜合性、大體量的適老用品賣場,均陸續難以為繼。業內人士稱,核心原因為目前企業生產,還是主要盯著B端機構的大規模采購,青睞于其穩定、走量、可預期,零售模式很難支撐企業運營。
對于許多家庭而言,只要現有的家具“沒壞”,主動更換的意愿就不高。從實際銷售情況來看,當下適老產品仍以傳統、低價、能顯著改善老人生活質量的品類為主,如各式扶手、輪椅等等,更偏改善類的適老化家具電器等銷售存在較大提升空間。
面對現狀,企業一方面努力推進適老產品的市場化認知,多層次策略提升意識,包括通過媒體宣傳、社區活動、教育項目、成功案例分享等多舉措讓大眾認識到,適老家具并非簡單的產品升級,而是關乎安全、尊嚴與品質晚年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也在不斷推出更加人性化、安全舒適的產品,以契合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并滿足其真實需求。
深耕適老化領域已超十年的天壇家具,旗下專門打造了適老品牌“天壇適老”,向提供居家適老化整體改造解決方案升級,為處在不同生理狀況的老人量身定制家居環境。
當前在適老產品層面的重點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現有產品進行適老化標準符合性驗證;二是針對標準中尚未覆蓋的細節,如老年認知支持、視覺輔助、觸感與壓感設計等,進行更深入和細化的研發與完善。
箭牌推出了專為不同群體設計的福祉系列產品,涵蓋如廁區、淋浴區等,注重無障礙設計,主要采用特殊的防滑材質和圓潤的邊角處理,減少受傷風險,并采用智能操控系統,智能馬能可自動翻蓋沖洗;配套恒溫花灑,提升沐浴體驗。該系列產品入選了2024年的一份“適老化改造推薦目錄”。
而江山歐派稱,目前已和部分頭部康養機構建立了合作,推出了康養系列居家適老產品,并會持續豐富康養產品品類,持續開拓康養新業務。
“國補”加持,
加熱適老化市場
“以舊換新” 政策持續在大家居領域大力推行,通過補貼和優惠政策刺激消費需求。家裝廚衛 “煥新” 明確了對適老化產品等細分領域的補貼標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適老化產品的普及。
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落實。今年2月,江蘇省民政廳印發《關于組織實施2025年居家適老化改造產品“煥新”行動的通知》,對全省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購置居家適老產品提供優惠,補貼分為7個類別68項產品。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自付70%,可享受30%的國補,補貼上限為每戶累計15000元,不少老人從中受益;山東省舉辦了“綠色環保裝修進萬家”活動,適老化產品享受國補+廠補,綜合優惠可達35%。
“煥新”相關政策支持老百姓總體來說是認可的,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間。
根據江蘇新聞走訪報道,一是在補貼目錄清單上,對于老人來說,他們希望類別能更豐富。對于參與居家適老化改造的企業而言,他們也傾向于打破目錄限制,讓出更貼合老人實際需求的產品能及時納入補貼范圍。
二是在申請流程上,申請適老輔具產品相對簡單,但涉及家居改造類產品(如換馬桶、裝扶手),除老人身份證、家庭改造申請承諾書之外,還需提交房產證明等材料,流程相對繁瑣,特別對于空巢老人或房產關系復雜的家庭而言,流程頗為不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熱情,也讓提供服務的企業不具競爭優勢。
目前已有地方政府表示,愿意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改進。包括突出產品的多樣性,對產品目錄進行一年一調整,把老年人真正需要的產品納入目錄;其次是申請流程便捷化。對供應商來說,采取資金預撥制,盡量降低企業墊資經營壓力;此外,進行服務連鎖化,通過建立適老生活體驗中心等提供鏈式化的服務功能,比如產品展示、樣品體驗、售后服務、租賃輔具等。
國標與國補,為適老化家居產業鋪設了堅實的跑道。市場從“能用”到“好用”,雖有一段距離,但方向已然明確,需要標準持續完善、產品不斷創新、政策精準落地,以及最重要的仍取決于消費者是否買單——社會對老年生活質量認知的升級。
如何讓更多老年人及其家庭意識到適老家具的重要性仍然是一項長期工作。而這項工作的核心就是讓適老家具從“小眾需求品”轉變為“品質生活標配”,讓家庭意識到其不僅是安全保障,更是提升老年生活質量的重要載體。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咨詢熱線:0571-89882930 廣告合作:0571-89882930
展會合作:0571-88173216 投訴電話:0571-89882999
眾品家具網 zp1918.com 版權所有 2002-2018 常年法律顧問:浙江澤大律師事務所_傅國寶 經營許可證:浙B2-20210026 | 浙ICP備08015491號-8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1902號